《万古江河——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》
许倬云著,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版
中国通史之撰述,最为习见的文本大概要属范文澜的《中国通史简编》及其若干“仿本”(比如中学历史教科书)。除此之外,就笔者有限之了解,尚有钱穆的《国史大纲》、吕思勉的《吕著中国通史》,1990年代起风行至今的则是黄仁宇的《中国大历史》以及费正清的《中国:传统与变迁》诸书。这些著作各有千秋,各领风骚,但却无法一劳永逸地承载人们对于中国历史的全部认知。历史之需要不断重写,“不是因为过去的历史著作不够真实,而是因为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产生了新的问题,需要新的答案”(张广勇:《全球通史·导论》)。除却范氏《中国通史》不论,无论是钱著《国史大纲》还是《吕著中国通史》,无一都是“为时而作”“为事而作”,而事过境迁、世变时易,今人的新问题已不能从中得到充分解答。即便是后出的黄氏与费氏著作,其视野之宏大、方法之新颖、关怀之幽深诚为一时独步,但亦难免“一家之言”的固有局限(如黄氏的“高层机构/低层机构”说便颇遭诟病)。正因为此,当许倬云的通史巨作《万古江河——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》横空出世的时候,我们再次为之唤起披览上下五千年的热情。
弥补自我中心观的缺陷
诚如
许氏把中国历史视作中国文化成长发展的故事,会否招致所谓“文化决定论”之讥?笔者以为不会。深为许氏推崇的前辈史家严耕望在论及中国通史讲授时曾经有言:“讲授中国通史……不如比较侧重‘中国文化史’。因为要青年们必修‘中国通史’课程,无非想他们对于中国文化有较深的了解。”此处所说的“中国文化史”,并非只是各种制度、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之类。在严氏看来,历代国计民生状况与社会丰富习惯才是民族文化的基点,在中国文化结构中占有最基本的地位。严氏还说,应该摒弃以汉族为核心的“一条线的中国历史观”,建立中国历史的立体观,把中国境内各个地区、各种民族的历史文化全部容纳到中国历史体系中来,这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“中国通史”、“中国文化史”(严耕望:《怎样学历史》)。此处之所以详细引述严氏的观点,是因为这一理念也同样为许倬云所秉持并体现在《万古江河》的撰述中。考察本书的叙述重心,已非朝代更迭、国家兴亡以及各时代的典章制度、嘉言懿行,而毋宁是疆域伸缩、族群互动、经济形态、内外交通,同时于日常文化、人群心态及社会思想多所注意,尤其注意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及心灵关怀。这样的剪裁编排,既是源于对“中国通史”的深刻认知,又有诗情史意存乎其间。
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叙事
综观本书之架构,以中国历史之展开为经,以中国文化之铺陈为纬,贯穿始终的基本思想则为系统论——既着眼于系统内的流变,又不忽略系统间的影响,内外交互作用,一环套着一环。于是在许氏笔下,中国依次呈现为中原的中国、中国的中国、东亚的中国、亚洲的中国及世界的中国。如此流转延展,正如古老的长江黄河,源于高山,归于大海,遂与天下众流无所区别。本书之题作《万古江河》,命意正在于此。当然,许氏承认将中国文化圈当作不断扩张的过程,乃是“得益
如果说任何历史书写都是一种叙事,那么许氏之《万古江河》就是中国文化的全球化(现代化)叙事。这并非笔者妄揣,而是作者“自招”。尽管前述五个阶段的划分已经非常简洁明了,但许氏仍进一步把中国历史作了两个阶段的划分,即以公元1500年为界,此前为全球经济体系成形的前夕,此后则为中国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500年。这一划分标准,自然让我们想到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,他的名作《全球通史》的上下两册的副题就分别是“1500年以前的世界”和“1500年以后的世界”。为什么要以1500年为界呢?“回答是,1500年以前,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……直到1500年前后,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。”(《全球通史》下册)。当然,1500年只是取一个整数,斯塔夫里阿诺斯强调的其实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从而使世界联为一体,亦即所谓全球化。从中国融入全球化这一“历史的视界”关照全书,我们就会对许氏叙述重心的选择多了一层理解:盖将原本各自独立发展的区域联为一体的首在贸易与交通,而影响贸易与交通的又是各个区域的政治性格(或开放或内敛)、经济资源以及民间心态诸端。这样一来,全书就如一线穿珠,一转百转,浑然一体。
一个关于系统论的常识是,结合为一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获得其原本没有的功能。以“系统的哲学”来关照历史,同样也会对一些“历史构件”乃至历史整体获得全新的发现。一如黄仁宇所说,“写历史的人如果……将历史的因果关系,延伸到个人人身一百年的经验之外,也会类似的进入一个不同的境界……在重新编排之后,同一被观测的事物,其面貌已和以前所看不同”(黄仁宇:《放宽历史的视界》)。就《万古江河》一书而言,至少有两大“新发现”值得注意。
经济网络的失衡
其一是经济网络说,这也是许氏解析中国经济兴衰的独特视角。早前的《汉代农业》一书探讨的就是汉代农业性市场经济系统的形成。《万古江河》延续并拓展了这一观点,指出“自从汉武帝以后,中国逐渐形成以小农经济为本的农舍手工业及市场趋向的经济体系,藉全国性的道路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网络,各地的互依性甚高。从此以后,这一经济形态常存于中国地区,经济体系的整合,也加强了文化秩序的内向聚合”。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以及中国经济的衰落,都与这个网络的失衡和破坏有重要关系。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,随着现代交通的出现,广大农村的传统市场系统——一个笼罩“点”与“面”的网络,遂为“线”形的铁路、公路与水运航路切断割裂,进而造成国家财富因为外贸逆差的漏卮而不断流失,也令国内财富的流转发生偏差,不能经过区间贸易,将财富不断重新分配于各地区。这一巨大罗网的破裂,导致中国从此沿海地区富足,内陆及偏远地区长沦贫穷,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更为显著。许氏由此感慨道:“中国走向现代世界,为此付出重大代价:一方面,不能因为恋恋本土而停住脚步;另一方面,内地乡村的荒芜与贫穷又急待改进。……也许有待沿海城市的变化,扩散其效应,以致‘内地’与‘乡村’都相对地逐步减缩,这一两难之局方有解决的希望。”
这个经济网络其实不只关乎经济。许氏提醒我们注意:网络的隙地最不稳定,形成诸多农民起义。盖“隙地可能直线距离,离城市不远,却形同化外,往往为政令之不及,教化之不达”。边陲与隙地往往是庞大复杂体系中最不稳定的部分。陈胜、吴广起于云梦,新市绿林起于南阳乡聚,所谓“大泽中”或“离乡聚”都不在大路上。当然,起事的农民军若不能进入道路网络的干线,也大致不能成事。重要的决战,通常也在干线大道的战略地点进行,以决定农民起义的成败。此外,中国传统的经济的市场网络也具有人才与信息流转的功能,曾国藩一干人能剿灭太平天国,也得力于此。
重新认识台湾的历史地位
其二是台湾的地位。作为一个岛屿,台湾自然早已存在,但直到16世纪后半叶之前,台湾仍是原住民的天下。16世纪后半,荷兰加入海上争雄的行列。其时,西班牙已据有菲律宾,葡萄牙则占有澳门,从马尼拉与澳门出入中国与日本,获取东方商货都相当方便。荷兰虽然将巴达维亚作为东方活动的基地,但由于远离东亚而甚感不便,很想在中国沿海取得基地,并于1623年在华人海商李旦的带领下转移到今台南安平建立了基地。综观17世纪的东亚海上形势,台湾已与马尼拉、澳门及日本的平户、长崎一道成为海上活动的中心点。自此,诚如许氏所说,“明代的最后这一幕,从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言,都值得专节叙述以彰显中国历史终于与世界历史接轨,从此中国与世界发展的脉络不能分割”。台湾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,可能是以往史家所未论及的。
当然,只此二端远远不能尽述《万古江河》一书带给我们的全新认知。况且,以此书来包罗自己一生治史的心得与创见,想必亦非
(摘自
>> 相关附件
上一篇: 《中国问题报告(第四版)》
下一篇: 《江泽民文选》(1-3卷)